风信子植株低矮整齐,花序端庄,花色丰富,花姿美丽,是早春开花的著名球根花卉之一,也是重要的盆花种类。适于布置花坛、花境和花槽,也可作切花、盆栽或水养观赏。有滤尘作用,花香能稳定情绪,消除疲劳作用。花除供观赏外,还可提取芳香油。
根据其花色,大致分为蓝色、粉红色、白色、鹅黄、紫色、黄色、绯红色、红色等八个品系。原种为浅紫色,具芳香。蒴果。花期早春,自然花期3-4月。
扩展资料
风信子习性喜阳、耐寒,适合生长在凉爽湿润的环境和疏松、肥沃的砂质土中,忌积水。喜冬季温暖湿润、夏季凉爽稍干燥、阳光充足或半阴的环境。喜肥,宜肥沃、排水良好的沙壤土。地植 、盆栽、水养均可。
秋季生根,早春新芽出土,3月开花,5月下旬果熟,6月上旬地上部分枯萎而进入休眠。在休眠期进行花芽分化,分化适温25℃左右,分化过程1个月左右。花芽分化后至伸长生长之前要有二个月左右的低温阶段,气温不能超过13℃。
参考资料来源:百度百科-风信子
风信子是怎样的植物?你会怎样种植?风信子喜欢凉爽、潮湿和阳光充足的环境,它耐低温,但怕热。它应该生长在排水良好的沙壤土中,但在粘性土壤中生长不好。风信子球茎要长到19厘米才能开花。每年3-4月开花。一般9月份盆栽放盆,选择大而充实的种球,每盆3 ~ 4个种球。种植深度应以球茎肩部与土壤表面齐平,顶部裸露为准,放在冷床或冷室中,11月进入室内,室温保持在5 ~ 6℃,待花茎拔出后再升温至20℃以上。
浇水的原则是见干见湿。注意水不宜太多,也不能让盆里的土太干。一般北方地区种水后,半个月不用浇水;如果在南方,一个月不用浇水。有时候,虽然土壤表面是干的,但底部是湿的。再浇水就多余了。为了保持温室内的湿度,很好在早上浇水。栽培后期要控制肥水,避免鳞茎“裂底”,雨季腐烂。每年夏天都要把球茎挖出来储存,不留土壤。鳞茎应在阴凉处充分干燥,否则不耐贮藏。
风信子也可以通过水培的方式进行推广,但水培的方式与水仙略有不同。灯泡固定在特制的架子上,放在容器里,放在10℃阴凉的地方。注水使水接近茎盘,但球茎不被水浸泡。当根长到水里时,稍微降低水位,每周换水一次。当花苞出现时,可移至半阴凉、温暖的地方观赏,如果用玻璃容器,白色的根全部伸入水中,透过瓶壁可以清晰的看到,优雅美观。
风信子植株低矮、整齐,叶片翠绿,衬托圆柱形穗状花序,小花密集,花朵美丽芳香,是著名的秋季球根花。宜种植在花坛、林缘、草坪、路旁,或盆栽观赏,浇水的原则是见干见湿。注意水不宜太多,也不能让盆里的土太干。一般北方地区种水后,半个月不用浇水;如果在南方,一个月不用浇水。有时候,虽然土壤表面是干的,但底部是湿的。
风信子的培植方法?
风信子又名洋水仙,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花卉,株高15~45厘米,花期3~4月。
风信子喜阳光充足、温暖、湿润和夏季凉爽环境,耐寒,喜肥,要求肥沃、疏松的沙质壤土,忌黏重土壤和湿涝。
用分球法繁殖,球根秋植。在入夏叶子变黄后将鳞茎挖出,连同叶子一起风干,在干燥、凉爽的环境贮藏。到秋植时再将子球与母球分开,子球种植2年就可开花。风信子的栽培有地栽、盆栽。地栽一般在10月下旬栽植,栽植深度为10~15厘米,依种球大小而定。冬季覆盖防寒,早春及时除去覆盖物。栽前施足基肥,冬季和开花前要追施稀肥。鳞茎要适时采收,采收过早则不充实,晚收则容易赶上雨季不能充分阴干,贮藏时容易霉烂。另外,栽培后期要控制肥水,入夏即进入休眠状态。
盆栽一般在9月上盆,选取大而充实的种球,每盆3~4球,栽植深度以球根肩部与土面平齐、顶部露出为合适,放入冷床或冷室,11月入室,室温保持5~6℃,待花茎抽出时,再将温度提高到20℃以上。
高温多湿时容易发生风信子黄腐病,发病时由叶尖开始扩大成条斑,以后变褐坏死,鳞茎心部也腐烂,出现黄色黏液。防治上要选用无病种球,定期喷洒农用链霉素1000倍液防治。
风信子植株矮、花序大、花期早、花色艳,在国外早已大量栽植,我国近年来栽培日渐增多,主要用来布置春季花坛、花境,或在草坪边缘自然栽植,也可作切花或盆花。